可乐丽Pa9t物性表是一份关于聚合物材料性能的详细表格。以下是对这份物性表的解读:
1. 密度(g/cm3):表示单位体积材料的重量。
2. 熔点(°C):表示材料从固态到液态的温度变化。
3. 热膨胀系数(1/°C):表示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单位温度下材料的体积变化。
4. 导热系数(W/(m·K)):表示单位时间内材料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
5. 线膨胀系数(1/°C):表示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单位长度或直径方向上材料的线性收缩率。
6. 热容(J/(g·°C)):表示单位质量材料在升温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7. 比热容(J/(g·°C)):表示单位质量物质升高1°C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8. 硬度( Shore D):表示材料抵抗划痕的能力。
9. 拉伸强度(MPa):表示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应力。
10. 屈服强度(MPa):表示材料在弯曲或压缩过程中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
11. 延伸率(%):表示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未断裂前的长度与原始长度的比值。
12. 抗拉强度(MPa):表示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应力。
13. 抗压强度(MPa):表示材料在压缩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应力。
14. 冲击强度(kJ/m2):表示材料在受到冲击时所承受的力量。
15. 弹性模量(GPa):表示材料在受力时的刚度和弹性特性。
16. 泊松比(-):表示材料在受压时的压缩性和弹性特性。
17. 纵向收缩率(%):表示材料在受压时沿纵向方向的收缩率。
18. 横向收缩率(%):表示材料在受压时沿横向方向的收缩率。
19. 纵向延伸率(%):表示材料在受拉时沿纵向方向的延伸率。
20. 横向延伸率(%):表示材料在受拉时沿横向方向的延伸率。
21. 熔点降低率(%):表示材料在加热过程中熔点的降低程度。
22. 热膨胀系数降幅(%):表示材料在加热过程中热膨胀系数的变化程度。
23. 耐化学腐蚀性:表示材料对特定化学物质的耐受能力。
24. 耐热性:表示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耐受能力。
25. 耐寒性:表示材料在低温下的稳定性和耐受能力。
26. 耐腐蚀性:表示材料对特定环境条件下化学物质的耐受能力。
27. 耐磨性:表示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
28. 粘度:表示材料的流动性能,即液体状态下的黏稠度。
29. 自润滑性:表示材料表面的自润滑能力,即能否减少摩擦和磨损。
30. 可加工性:表示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可塑性,即能否通过加工方式改变其形状和尺寸。
31. 可焊性:表示材料的焊接性能和可焊性,即能否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32. 可涂性:表示材料的涂覆性能和可涂性,即能否通过涂覆方式覆盖在表面上。
33. 可钻性:表示材料的钻孔性能和可钻性,即能否通过钻孔方式穿过物体。
34. 可切割性:表示材料的切割性能和可切割性,即能否通过切割方式将物体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
35. 可磨削性:表示材料的磨削性能和可磨削性,即能否通过磨削方式将物体磨削成所需形状和尺寸。
36. 可抛光性:表示材料的抛光性能和可抛光性,即能否通过抛光方式将物体表面光滑化。
37. 可电镀性:表示材料的电镀性能和可电镀性,即能否通过电镀方式在物体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
38. 可喷涂性:表示材料的喷涂性能和可喷涂性,即能否通过喷涂方式将涂料均匀地涂在物体表面。
39. 可涂胶性:表示材料的涂胶性能和可涂胶性,即能否通过涂胶方式将胶水均匀地涂在物体表面。
40. 可贴合性:表示材料的贴合性能和可贴合性,即能否通过贴合方式将两个物体紧密地贴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