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味道不等于无害!解释对汽车内部空气质量的误解。
发布时间:2019-07-01 13:13 帮助了2895人
汽车内部空气质量问题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在新的汽车质量研究和评估系统(IQS)中,用户抱怨汽车内的空气质量几乎总是排在前五位。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将汽车污染确定为高血压与艾滋病相结合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在中国,车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第三大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在装修和家具污染,PM2.5污染室内环境后,威胁人类健康。然而,在专业人士眼中,汽车空气质量的重要问题一直缺乏对消费者的综合分析,在认知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汽车的味道等于有毒,而新车没有味道等于没有毒药?可以理解,普通汽车公司对汽车空气质量的控制和控制实际上包括控制气味和控制VOC,两者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简而言之,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缩写,通常是指在常压下沸点为50至26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有许多类型的VOC,并且根据它们的化学结构,它们可以分为:烷烃,芳烃,烯烃,卤代烃,酯,醛,酮等。
在汽车领域,VOC仅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等8种有毒成分,其中甲醛和苯是致癌成分。气味是一种主观感受,并且受到个体差异的极大影响。车内气味是指可能引起消费者抱怨的气味,但车内气味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汽车企业满足了消费者对车内美观舒适和节能的需求汽车的轻量化需求,在生产过程中的内部使用大量非金属材料,例如聚丙烯,聚氨酯,PVC,皮革,TPV,橡胶,ABS,织物等。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各种添加剂和添加剂,这些内部将在后来使用汽车时继续释放一些带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从而导致汽车中的气味。由于材料的性质,几乎不可能要求没有任何味道的新车,但这些气味不等于有害。同样,在汽车中,即使它没有异味,也不意味着汽车的空气质量合格。由于汽车零件数量众多,塑料,泡沫,皮革,胶水等物质可能会释放出有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甲醛和苯。但是,在甲醛的情况下,这种无色物质只有超过标准的4倍才能闻到更多的刺激性。也就是说,一旦超过标准,它就可以在感知到味道之前应用于身体。出现了危险。因此,根据汽车中是否存在气味来判断汽车的空气质量是否合格是不可靠的。其次,中国汽车的气味国家标准并没有得到国外的严格执行。那么,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何判断新车的空气质量是否合格,第三方权威的测试结果是为每个人提供基础的方法之一。
这里还有另一个误解。外界认为,国内推荐的国家气味标准没有严格的国外标准问题。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汽车中心)材料实验室主任王坤介绍,主要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中国HJ / T400和GB / T27630-2011,和欧洲ISO 12219. -1和日本JAMA测试方法等,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虽然推荐中国的国家标准准,但不是严格劣等,甚至是一些测试项目中最严格的。例如,与韩国KRO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相比,中国标准GB / T 27630-2011的关闭时间为16小时,远远超过韩国标准的2小时(VOC浓度将随着扩展而增加)密封时间)。日本的JAMA不是执行计划,但它只是公司的目标,没有任何约束力。即使我们比较欧洲ISO标准,我们也发现它们只提供测试方法而没有指定限制。但是,我们的标准不仅规定了测试方法,还限制了八种物质。也就是说,尽管欧洲在测试模式中更加多样化,但它无法证明欧洲标准比我们更严格,因为没有相应的限制。 6月20日,中国汽车中心C-ECAP管理中心于2019年刚刚在杭州发布了首批中国生态汽车评估(C-ECAP)评估结果:共有7款车型参与评估,东风日产Tsingda(参数图片),Geely Star(参数图片),Jiaji(参数图片)和Audi A4L(参数图片)获得了最高评价的白金奖。其中,奥迪A4L以95.11的最高分引领豪华车型,并在“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面取得最高分,包括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丙烯醛) )。控制被授予一个完美的分数,即测量值区间在国家标准限制的1/10之内。甲醛获得1.8分,即测量值在国家标准限值的1/5以内。根据C-ECAP评估规则,铜牌以上可以被认为是生态模型。根据C-ECAP管理中心的数据,2015年该行业的环保汽车数量为17.8。2018年%增加到59.6%,改善明显,但也表明国内汽车存在高达40%的生态问题,购车时用户仍需谨慎选择。三,手持式仪器可以测量车内的空气质量吗?但是,仔细选择并不意味着您可以使用手持式测量仪器测试汽车的空气质量是否合格。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商家销售手持式空气质量检测仪器,声称数百甚至数十元可以让你知道这款车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但事实上,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此测试错误相对较大。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记者目睹了这一情况。在同一空间,“净红”测试仪最初显示所有数据都是正常的,但在测试仪用口和仪器吹了几口气后,甲醛含量立即超过标准。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还测试了25批甲醛测量仪器。实验者将这些甲醛测量仪器放入封闭空间,并通过甲醛气体发生器将甲醛释放到机舱内。 。经过一段时间后,一些测量仪器显示甲醛含量超标,有些刚刚达到标准,有的甚至直接显示0。当测试人员使用专业的苯酚试剂测量方法检测甲醛时,他们发现这些甲醛测试仪都没有合格,相对偏差超过15%,甚至有些达到100%。事实上,汽车空气质量检测有一套严谨而科学的工艺和标准。应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执行权威和有说服力的测试。记者从一汽大众质量保证部了解到,他们的测试过程如下:首先,汽车内饰罩(包括后部和其他覆盖物)被清理出舱内,门,窗,后备箱门,天窗等被打开。测试车辆至少6小时,车辆被预处理,这被称为测试车辆的准备阶段。确保在关闭阶段挥发后收集样品。准备阶段后,将对车门,车窗和后备箱门进行测试。 ,天窗,进气风门,发动机等所有设备,包括空调等都关闭。确保车辆的密封性,并在16小时后保持空中采样分析。换句话说,整个测试过程对测试仪,测试环境和设备精度有极高的要求,需要车辆制造商的巨额投资。一汽大众是最早控制汽车空气质量的公司之一。以它为例。目前,一汽大众的五个生产基地拥有约270台气味控制装置,总投资7300万,其中99%。它是一种进口设备;它在五个基地都有专业的车辆气味试验箱,可以同时进行8辆整车的气味试验。此外,它还拥有“金鼻子队”的主观评价体系,其标准与德国奥迪相同,通过各个部分。对材料,零件整体和车辆整体的气味和排放性能进行了大量实验,确保每辆国产车的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德国奥迪的要求。除了测试环节的输入外,为了解决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它与设计来源,材料选择等密不可分。以一汽大众为例,在材料选择方面,首选低气味,低分布的材料。所有型号的一汽大众车顶复合胶,门板插页胶,PVC表面涂料等均采用水性材料制成,不仅气味低,而且对人体健康无害。
此外,我们目睹了生态汽车的诞生,该汽车具有严格的系统,贯穿产品设计,材料采购,制造工艺,生产工厂和回收利用。相比之下,在手持车中尽管空气质量检测器的内部性质配备有电化学传感器,但其内部结构较窄,并且易受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测试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很大,这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因此,不建议使用,或应根据实验室结果。四,后部不是汽车空气质量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解决车内空气污染的“隐形杀手”不仅是汽车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车主购车时的一个难题。选择那些经过权威机构认证并具有严格系统能力保证的模型,可以降低消费者购买后产生的风险。此外,消费者还应该消除认知误解,认为后部不是汽车空气质量问题的主要来源。购买汽车后,购买地板垫等配件时,您不能只是便宜,而忽略了正确的质量要求。当消费者购买新车时,他们有时会添加一些后部部件以满足美观和舒适的要求,例如脚垫,座垫和小饰品。目前这些产品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产生刺激性,令人不快的气味,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主观感受。在密封环境中放置不同内饰产品的测试表明,不合格的装饰会产生很大的味道,这是“车内气味”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了解了上述重大错误后,为了保持汽车的最佳空气质量,专业人士所倡导的方法应始终保持通风,使有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不再留在车内,保证健康身体。
更多关于没有味道不等于无害!解释对汽车内部空气质量的误解。您可直接扫码添加下面微信咨询